旅行用分裝包 客製化印製 建立於: 2024-09-23
各類產品展示僅供參考,有版權部份需經廠商授權同意書才可生產 盥洗漱旅行袋印製LOGO
內容:
各類產品展示僅供參考,有版權部份需經廠商授權同意書才可生產 盥洗漱旅行袋印製LOGO
內容:
就愛印你要的產品︱晨嘉實業有限公司
內容:
就愛印你要的產品︱晨嘉實業有限公司
內容:
公家.教育.公司行號單位活動紀念品
內容:
想要逛逛文創園區,激盪創意並消磨美好時光嗎?華山嶄新空間「芳釀所」,集結11家台灣風格選品店、台灣在地主題展與公益插畫家快閃牆,還有好吃的冰品!
內容:
by 美麗佳人編輯部-更新
Photo/徐晧仁、Steve、KAIWOO 攝影(華山文創園區提供);Melody TU 採訪拍攝
華山1914文創園區打造嶄新空間「芳釀所」,是園區內首度結合設計選品、餐飲美食、藝術展覽於一體的文創聚落。9/13 起開始試營運,期待帶來更有參與感的文創逛街體驗。試營運期間,特別推出填字解謎互動遊戲,可於官方社群查找相關貼文進行,或是直接到園區戶外版位依步驟解題,凡成功解答者可憑官方LINE訊息畫面至服務中心兌換小禮物乙個(限量小米禮包150g乙包送完為止,接續將贈送其他華山小禮物)。
2016 年起,華山文創園區由蒸餾室先行開啟微型品牌聚落樣貌,多個新創品牌因自身特色商品,加乘空間的群聚效益,成為園區亮點場域。這一次新空間的發展,除了參考蒸餾室的經驗模板,更加入「策展藝術」、「美食休憩區」,打造多元的文創體驗。讓空間不僅有銷售、休憩,還有知識性或藝文相關內容提升空間的文化含量。並預計以年規劃不同主題,注入新穎台灣文創量能,也期望有許多文化議題、創意內容在此發生,如地方政府展現文化特色的渠道、ESG理念的實踐場域、藝術家作品展現的舞台等。透過不同主題輪檔的設定,讓台灣多元在地特色品牌、策展藝術展現它們的故事與創意。
「芳釀所」的空間設計,以華山園區場域特色為發想,諸如古蹟、酒廠、綠地等意象,輔以百年舊酒瓶、復古窗框等元素設計,帶入園區的酒廠文化歷史。在日治時期,酒廠名稱為「芳釀社」,故擷取「芳釀」兩字,同時新空間也為文創品牌育成而生,有釀造創意、孕育美學的寓意。
「釀」一字釋義為逐漸孕育而成,和利用發酵方法製造,在「釀」的過程中需要耐心等候,直到打開的那一刻才得以知道成果;在未開啟前,釀造者皆抱著期待值與驚喜感等待著。「芳釀所」於此醞釀發酵,等待大家來訪打開驚喜。
徐晧仁、Steve、KAIWOO 攝影(華山文創園區提供)
「芳釀所」集結11家台灣風格選品店、1個台灣在地主題展,和1面台灣公益插畫家快閃牆,成就此新空間為一藝術Showroom。
Melody TU 採訪拍攝 徐晧仁、Steve、KAIWOO 攝影(華山文創園區提供)
位於「芳釀所」主入口的首要藝術策展空間,迎來開幕首展「讀米」特展,由華山攜手衍序規劃設計主理人「劉真蓉」與《米通信》創辦人「顧瑋」、「馮忠恬」,期待於新空間為民眾打開品味學習的大門,進而使民眾帶著敬重感恩心情面對台灣的在地物產—米,更從展覽文字面領會天地產物的農職人知識,懂得品味大自然之美品嘗物產滋味。
「讀米」特展讀的是米的生長記事,以日水風土為題,閱讀米的環境與栽培歷程,這歷程約莫為110天的時間,過程需仰賴天公作美,和農夫的不辭辛勞與知命。展覽以一粒米的觀點貫穿,理解米從種籽、發芽、熟成、包裝到煮成熟飯,加上選米、煮米、品米的方法學傳授,全面認識米的各式風貌,帶領觀賞民眾恣意地走進米的世界,展開探索米境的進行式。
徐晧仁、Steve、KAIWOO 攝影(華山文創園區提供) 徐晧仁、Steve、KAIWOO 攝影(華山文創園區提供)
11家台灣風格選品店有,推崇與土地共生活的「讀味」、與氣味有關的「郁郁 YùYù」透過獨特視角的茶日常,跨界呈現茶的更多可能、台灣錫工藝的文藝復興「Woo Collective」、創作獨家設計布花與包件的台灣織品品牌「布物設計」、以台灣米為設計出發,適合全家人的「奮起福米餅」、「針線球」將台灣的文化、生活用畫筆描繪轉述分享、台式口感日系視覺的剉冰店「貨室甜品」、「茶日子」台灣複方茶第一品牌自然無添加的好味道、「羊毛出在羊山上」由台灣設計師設計,再與尼泊爾婦女進行地區契作,純手工生產羊毛氈商品、「開璽KAISHII」傳承百年來的製餅工藝技術,每一塊餅都滿溢幸福味、「源源鋼藝」台灣真空的飲料杯品牌,細心照料飲料人的需求。
另外還有台灣公益插畫家圓滿蛋的快閃牆,療癒的綠旖旎整個作品,粉嫩橘色系跳出圖象IP的輪廓,坐躺在華山建築物上。快閃牆是華山為育成新興插畫家而設,以挖掘更多充滿創造才能的插畫家,並介紹給來訪園區的大家。
Melody TU 採訪拍攝
徐晧仁、Steve、KAIWOO 攝影(華山文創園區提供)
徐晧仁、Steve、KAIWOO 攝影(華山文創園區提供)
營業時間|11:00am-21:00pm
空間地點|華山1914文創園區 中4B-3、4
2024/09/11 01:27:39 經濟日報 金萊萊
內容:
台灣區印刷暨機器材料工業同業公會主辦、印刷人雜誌社執行的第20屆台北國際印刷機材展(TIGAX24)日前舉辦展前說明會,邀請中華民國印刷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陳福珍、副理事長黃啟明、中華印刷科技學會理事長魏裕昌、台北市印刷公會理事長陸兆友、台中市印刷公會理事長陳靖弘等貴賓出席,現場吸引超過60位業界代表與會。
台北國際印刷機材展執行長陳政雄分享TIGAX24之挑戰與機遇,他表示,由於疫情德國杜賽道夫舉辦的DRUPA24展,儲備8年才在5月舉辦,它是世界最具代表性印刷、包裝產業最大型的先進設備、材料的展會,引領印刷產業動向十分明顯。在電子傳媒取代下,薄紙文化、商業印刷大幅萎縮,取而代之是包裝材料印刷、後加工的大幅成長,加上大圖輸出、商標印刷、柔版替代凹版、特殊工業裝飾印刷、紡織品印刷,到印刷表面加工、特殊紋飾等新產業趨勢,這些在DRUPA24展出的創新材料廠商也將在TIGAX24展出,如Horizon的雲端人工智慧、連結日系列印設備,由檔案列印到裝訂加工一氣呵成,呈現AI人工智慧在文化印刷運用。
說明會邀請5家參展商發表最新展品及創新技術,由台灣理光常務董事許博惇主講變革創新:打造數位轉型契機; 元茂國際副理李冠霖解析解鎖數位後加工的未來; 康鈦科技行銷部資深經理劉子靖細說工業5.0人性與智能化生產共舞; 台灣曼羅蘭總經理 郭和東介紹印刷機的內功與外功,因應景氣變化的年代;游技機械工業務經理游小慧說明靜電對於印刷及橡膠產業之影響。
台北國際印刷機材展(TIGAX24)訂10月3日至6日在台北世貿展覽館B、D區展出,更多資訊請上http://www.tigax.com.tw。
台灣教會公報社創社一四○週年,向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歷史檔案館商借珍貴文物,昨天舉辦「刻在心版」印刷版特展開幕,百年前報社使用的印刷銅板、鉛版、木雕版,還有填字遊戲的報刊,重現世人眼前。
內容:
2024/09/07 05:30
〔記者洪瑞琴/台南報導〕
創立於一八八四年的台灣教會公報社(原名「聚珍堂」),是台灣歷史最久的報刊。這次特展分為明心見信、銅版上的方舟、刊頭上的光陰故事、「講究聖冊會—聖經填字遊戲」四大部分。
教會公報台灣首印最早可追溯至一八九三年,這些印刷銅版以生動的動物圖案,訴說古老的動物寓言和教導,內容包含刺蝟、山狗與烏鴉、狗、駱駝、獅子等圖樣;「講究聖冊會─聖經填字遊戲」,則是為鼓勵信徒閱讀聖經,每月刊登一個聖經填字遊戲。
巴克禮牧師親自由英國攜回的銅版,已有百餘年歷史,台灣首印最早可追溯至1893年。(記者洪瑞琴攝)
這種一次一張、無法重來的「孔版印刷」(Risograph)絹印工藝,何以讓為數眾多的創作者與印刷品愛好者為之瘋狂?
內容:
2001年成立、來自日本的印刷店「スピード印刷JAM」在2008年正式正名為創意品牌「レトロ印刷JAM」,由山川正則、古屋光一共同創辦,從一間單純接案的商業公司,轉變成一個與各地創作者共榮,一同創造有趣印刷品的創作園地。隱身在台北車站巷弄旁的「RETRO印刷JAM」台灣店,是品牌首間、也是唯一一間海外分店。
如同JAM的字面意義「果醬」(絹印上墨就像塗抹果醬般),也是樂團樂手間的「即興」過程——創作的樂趣,有很大一部分往往來自許多無可預測的未知與隨性。
「RETRO印刷JAM」台灣店店長暨負責人Nomii(朱若慈)在這裡工作將近八年,她自2016年店鋪成立初期便加入團隊。直到現在,每天在店裡發生的事、遇到的每個人、做出來的作品與創作,都能令她感到驚喜。
「RETRO印刷JAM」台灣店負責人Nomii。
這種生活中面對不可預測而抱持的期待感,就如同「孔版印刷」(Risograph)的樂趣所在。
所謂孔版印刷,是一種透過網版的絹印手法,得名於日本「理想科學工業」(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/RISO KAGAKU)在80年代產出的印刷機,該機型用於大量複印與列印,成本低廉,因此風行於學校、政府機關等隨時有少量傳單需求的場所。
RETRO印刷JAM的一樓為印刷工廠,每一種顏色都為單一獨立滾筒。
「除了Risograph,RISO曾在1977年開發一台小型印刷機『Print Gocco』 (プリントゴッコ),聽說曾經日本家家戶戶都有一台。」Nomii如同敘述著童話般的口吻為我們介紹孔版印刷的風行脈絡,在日本,坊間有著寄送賀卡的習慣,親朋好友間的交流經常離不開小卡祝賀,Print Gocco特別便利於家庭明信片規格的創意製作,足見孔版印刷的實用性。
曾在70-80年代掀起日本家家戶戶風行孔版印刷的家庭用小型印刷機「Print Gocco」 (プリントゴッコ)。
本身即是插畫家的Nomii,曾在日本留學時期體驗到孔版印刷的趣味。研究所時期,她因緣際會旁聽了應用藝術系所的設計相關課程,設計出可愛逗趣的「瑜伽兔」字型,從而報名「T-shirt Design Award」,初試啼聲即在比賽中獲得金賞,拿下高額獎金,興起赴日進修的動機。
為孔版絹印塗上油墨就像塗上「果醬」(jam)一樣,又具有不可預測的「樂手即興」(jam)感。另外,jam也有「卡紙」的意思,算是創辦人的小小幽默。
在日留學期間就熱衷搜羅明信片的Nomii,某天突然發現到,自己心儀的印刷品似乎都來自一個叫「レトロ印刷JAM」的印刷店,所以後來她在日本當地辦展時,也前往該店鋪進行創作、製作成品,因而結緣。
約莫2008年,Facebook甫在亞洲區走紅,レトロ印刷JAM發現自己的臉書粉絲專頁上有一大群來自台灣的粉絲,時常按讚與互動,便將台灣納進海外分店的選項當中。直到2016年,品牌決定來台拓展海外分店之際,Nomii便來到這裡工作,與夥伴一同推廣孔版印刷。
RETRO印刷JAM台灣店2樓採用店舖與開放工作室合一的裝潢陳列。
這裡比照日本大阪總部,除了提供招牌孔版印刷與獨家「SURIMACCA 絹印」工作坊的服務與體驗,現場也販售各種別出心裁的印刷品。
SURIMACCA是品牌的獨家技術,以遊戲為概念,將印刷用絹框設計成能夠如同積木般自由組裝、拆卸,收納便捷,讓創作場域更加無限制,呼應レトロ印刷JAM「『遊ぶ』って、おもしろい。」(玩吧,很有趣。)的品牌宗旨,也讓現場體驗更加平易近人。
創作者使用SURIMACCA絹框製作可愛的T-shirt圖案。
不同於主流的平板印刷或彩色噴墨形式,孔版印刷一次只能刷上一種顏色,若要在一張平面上嘗試兩種以上色彩,有可能呈現出相當程度的錯位與混色,如此略帶瑕疵感的視覺體驗,反倒有種日本大正、昭和時代的印刷氛圍,粗糙卻充滿溫度。
隨著講求速度、效率的社群文化興起,另一端信奉傳統手工藝的創作者們,則重新發現孔版絹印之美,無論是圖像錯位、上色不均,或是鮮豔飽滿的復古氛圍,讓一張張充滿不安定、不確定性的絹印作品,體現無可比擬的人文主義。
RETRO印刷JAM店員協助消費者體驗絹印。
正因孔版印刷的原理即是版畫,因此對創作者來說,前期製版很重要,因為每個圖稿設計都必須要分版、分色,一個顏色的使用就是一個檔案,一張絹印作品顏色越多越複雜,足見其孔版印刷的創作功力。
因此RETRO印刷JAM成為許多平面設計師或插畫家的實驗場,Nomii形容,就如同打樣或測試般,許多設計師經常流連於此,「大家都會嘗試做一、兩個成品,看看實際效果如何。」
レトロ印刷JAM大阪總部自2015年起,每月發布實體月報刊物《レトロ新聞》,發揚實體刊物之美,對此,台灣店也經常製作許多別出心裁的限定計畫,例如曾與「草率季」合作限定刊物《草率簿》,在疫情影響活動的那一年,透過實體書的方式募集大家的作品,Nomii說:「這本書在全世界應該是獨一無二的,因為它做起來真的很貴(笑),而且很特別,每一頁都是不同的創作者。」
RETRO印刷JAM與十位插畫家合作的「架空卡帶x工場音源計畫」。
去(2023)年品牌來台七周年之時,店裡推出特別企劃「架空卡帶x工場音源計畫」。Nomii邀請十位熟識孔版印刷的插畫家,以「插畫家開的唱片行」為概念分享彼此的音樂品味。由創作者分享歌單,繪製設計卡帶封面,再由品牌負責印刷與加工卡帶,每一張空想的專輯都附上QR code,A面是這些創作者的心頭好曲目;B面則RETRO印刷JAM一樓工廠的聲音,宛如ASMR。
成立至今,RETRO印刷JAM經常舉辦全台各地的巡迴體驗,例如前往學校單位,從小學到大專院校,不遺餘力推廣絹印的樂趣,實踐品牌持續推廣的「PIY」(Print It Yourself)精神。
在這個時代,現代人使用電腦創作十分便捷,一個步驟做錯了,很輕易就能回到上一步出錯前,及時修正,然而像絹印這種手工藝,印上去就是印上去了,沒辦法再重來。
孔版絹印創作無法重來,但是卻能讓創作者得到更多回饋。
「但是創辦人認為,讓小朋友實際體驗到這件事是很有意義的。」Nomii補充道,這彷彿像在提醒這個世界——不是所有東西都可以重來,然而,就算不能重來也沒關係,「因為每一次的嘗試與體驗,都是寶貴的經驗累積。我想這就是RETRO印刷JAM的價值。」
自台灣店成立以來,Nomii到過很多地方,和陌生人介紹並協助體驗孔版印刷,她觀察到,或許有些人平時對於美術設計二三事並不是太在乎,但只要是有來實際參與體驗的人,都會享受到前所未有的樂趣與感動。她認為,這就是「手作」的回饋與成就感,能夠超越年紀與生活背景的限制,不分你我。
近日店內舉辦「SURIMACCA絹印高峰會」,邀請台日兩地近一百五十位創作者分享各自的創作圖版,供消費者選擇,體驗絹印的樂趣。
比起直接透過科技輸出一張圖,製程時間較長的孔版印刷,似乎讓人更真實地感受到一個東西是如何被創造出來的,這在情感上很難被取代。即便無紙化在當代是一種趨勢或必然,但是人生裡還是有很多事,無法用單一一種概念全然簡化。
如同Nomii所言,能夠電子化的東西,就會被電子化,「同樣的,有很多事情,還是需要紙與印刷的傳遞。」
RETRO印刷JAM台灣店
兼具環保永續與美感創意的2024台中原創商品出爐!為讓代表台中文化印記、活力、品牌與形象的商品進軍市場!台中市政府舉辦第四屆「TCOD台中原創」(Taichung Original Design)城市品牌徵選,2024年8月29日在台中林皇宮舉行頒獎典禮,獲選的28件優質文創商品,匯集永續再生、設計思考和在地文化內涵。
內容:
(焦點時報/記者鄒志中報導)
今年城市品牌徵選共吸引105家業者、153組商品報名,經過各類領域專家委員評審,最後選出28組文創商品,獲得「2024TCOD台中原創」品牌認證,包含工藝品類8組、視覺及包裝設計類6組及創意生活類14組。
台中市文化局表示,恭喜獲得品牌認證的業者,TCOD台中原創現在已晉升為全國性活動,在文化部的評鑑中展現出極高評價,代表了台中文化的印記、活力、品牌與形象。今年入選的商品也將在2024年10月上旬進軍台北松山文創園區、2024年11月上旬在台中大屯郡役所進行限定展售,官網也提供線上導購服務,歡迎民眾一起支持與感受台中城市品牌魅力。
竹工藝設計品牌「竹貓有限公司」,今年以「躍竹」和「旅行茶具組」獲得兩項工藝品認證。負責人池明政說,竹纖維是百分之百可分解的環保材料,透過竹編設計將永續材料融合於家具和茶具組等物件上,讓永續環保理念自然融入日常生活。
台中市文化局指出,財團法人瑪利亞社會福利基金會附設快樂襪子店,以「舊城心故事-老派約會快樂襪盒」首次獲得視覺包裝與設計類的肯定,外盒設計以傳遞快樂為信念,行銷經理劉明婷分享:「我們的襪子都是心智障礙青年的創作,每一雙都有他們不同的視野和故事,透過畫作為自己發聲,協助他們從受助者轉變為創造者。」
以「黏錢餅禮盒」獲得視覺及包裝設計類認證的「与玥樓頂級粵菜餐廳」品牌副總曲韻杰分享,這次獲選商品外包裝使用環保紙材,設計上以大膽的繽紛色調和細緻圖騰,點綴上金箔印刷,展現節慶送禮的隆重心意。
台中市文化局進一步指出,同樣也是首次獲獎,並且在今年參加米蘭設計週的umami,以「滿溢凳几系列」獲得創意生活類認證,創辦人暨設計師莊嘉駿表示,umami是一個設計師團隊和台中外埔40年木工廠合作的共創品牌,希望未來藉由TCOD台中原創的豐富資源,帶領台中業者出國參展。
台中市文化局說明,第四屆「TCOD台中原創」獲選商品已在「台中原創‧在地文創」官網上架,並提供線上導購服務;另外將於2024年10月9至13日於台北松菸文創園區、2024年11月1至10日則在台中大屯郡役所進行限定展售。
此外,今年獎座特別採用木邊角餘料並保留原木紋理,搭配獲獎產品客製化獨特的插畫圖像設計,「TCOD」品牌LOGO更採不鏽鋼及雷射雕刻,讓獎座更具品牌意義與保存價值。相關獲選商品資訊歡迎至「台中原創.在地文創」官網(https://www.tcod.com.tw) 、FB粉絲專頁(https://reurl.cc/adVklX)查詢。
據了解,包含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、立法委員楊瓊瓔、台中市議員劉士州、台中市文化局長陳佳君、副局長曾能汀、台中市建設局主任秘書許獻鍾、評審團代表生活起物總監莊騏鴻、松山文創園區副總監戴星磊皆到場向獲選業者致意。立法委員廖偉翔及台中市議員黃馨慧聯合服務處、台中市議員江和樹、陳文政、黃守達、林霈涵、李中也派員參與頒獎典禮共襄盛舉。
2024台灣設計展10月將在台南登場,為迎接這場年度盛事,舊城區永樂市場展開門面改造,商家招牌全面換新,周遭居民也樂見透過空間改造,讓商圈更加整齊清潔。
內容:
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攝 113年8月28日
(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28日電)配合台灣設計展10月在台南揭幕,美食激戰區的中西區永樂市場已展開門面改造,商家廣告招牌全面換新,統一尺寸及高度,一名店家高興地說,街景漂亮多了。
夕陽西下的國華街,一輛小型拖吊車正在汰換私人商家廣告招牌,雖造成交通阻塞,但周遭店家及遊客似不以為意,往2樓方向望去,公有永樂市場全新廣告招牌平行展開,整齊劃一,讓人感到這個老市場外觀有些微改變。
永樂市場一名店家今晚告訴中央社記者,市府日前派人到永樂市場施作,汰換舊有廣告招牌,民族路至民權路間國華街店家全數換新,不管從哪一側看過來,整齊漂亮多了。
市府經濟發展局指出,永樂市場門面改造由中央委託專業團隊進行,以配合台灣設計展10月在台南揭幕,永樂市場只是其中一環。
經發局表示,中央預定投入新台幣1000萬元改造永樂市場、台南孔廟商圈、國華及友愛商圈,逐一改造空間,在台灣設計展登場前,成果將一一浮現。
永樂市場、台南孔廟商圈、國華及友愛商圈,全位於中西區,也是清領舊城區,不僅是古蹟景點,也是美食激戰區,遊客擠爆,但商家外觀及廣告招牌混亂,周遭居民樂見透過空間改造,讓商圈門面整齊清潔,也更有看頭。(編輯:陳仁華)1130828
2024台灣文化創意博覽會1日落幕,這屆活動吸引逾62萬人次參觀,據文化部統計,商展總交易金額達新台幣12億元。
內容:
(文化部提供)中央社記者邱祖胤傳真 113年9月1日 2024/9/1 19:50(9/1 20:52 更新)
(中央社記者邱祖胤台北1日電)2024年台灣文博會今天圓滿落幕,這屆活動吸引超過62萬人次參觀,商展總交易金額達到新台幣12億元佳績,文化部長李遠宣布明年文博會將重返台北,於南港展覽館舉行。
根據文化部發布新聞稿,經台南市政府統計,包含文博會主展場大台南會展中心、台南市321巷藝術聚落、藍晒圖文創園區、西竹圍之丘文創園區等展區,總參觀人次達62萬人次,並創下大台南會展中心開館以來,最高單日入場及總參觀人數紀錄。
文化部長李遠表示,這次文博會藉由商展、文化策展及台南市政府規劃「一堂不會考的歷史必修課」,不僅成功展示台南的文化魅力,更讓國內外看見台灣充沛的文化創意能量。
文化部指出,今年文博會持續與文策院合作規劃各種媒合活動,展會期間逾70名國際買家參與,首2日專業人士媒合場次即破600場,成功舉辦超過700場業務媒合,包含6場IP授權及文創品牌主題媒合,其中一對一海內外買家媒合逾500場,充分顯示出IP授權與文創品牌市場活力。
今年文博會主題「寶島百面pó-tó pah-bīn」,體現台南地方特色及歷史深度,展會圍繞「那聽那行」、「那看那記」和「那會按呢」3大主題,帶領參與者深入探索台南歷史現場,透過大型視覺裝置展示台灣文化豐富面貌,及以多場大師論壇,讓觀眾深度體驗文化創意。
品牌商展方面,超過570家文創品牌參展,攤位數達700個,地方館中的屏東館展示了在地活力,澎湖館則勾勒出海島文化的特質;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題館專注於台灣工藝的傳承與創新,文策院則透過數據轉化和現場共創,讓觀眾對台灣IP有全新認識。
主展館以外的台南文創園區,「靜物劇場」展示台灣水果與荷蘭間的歷史聯繫;「出發!發現之島」鼓勵共同探索台灣多樣風貌;涵蓋321巷藝術聚落、西竹圍之丘文創園區和藍晒圖文創園區的台南概念展區,從人氣最夯的巷仔Niau,到主題市集、音樂表演、變裝遊行,展現台南400年歷史樣貌,也成為今年文博會一大亮點。(編輯:張雅淨)1130901
2024-08-29 00:00 更新:2024-08-29 11:57 by 親子天下媒體中心 - 蘇岱崙 台中四季藝術幼兒園近期展出幼兒園的畢業作品「自畫像」,畢業的自畫像是一種儀式,也是一個認識自己的成長禮。充滿孩子們天馬行空的想像力,每一幅作品都獨一無二。
內容:
四季藝術幼兒園大班歷年來都會創作自畫像,今年擴大在新開幕的四季走走咖啡館專業藝術空間展出。四季藝術兒童教育機構提供
從小到大,你畫過多少「自畫像」?你眼中的自己,又是什麼形象呢?
創作出一幅「自畫像」是台中四季藝術幼兒園大班畢業生的傳統,藉由自畫像的創作,老師們帶領孩子,認識自己的特徵、回顧在四季學習的主題和自我探索出的興趣,運用多種媒材,創作出一幅立體的自畫像。
大班藝術課程中,老師引導孩子回顧在四季的學習主題,孩子留下最有興趣的探索足跡,融入自畫像中,成為永久回憶。四季藝術提供
「120cm的世界:孩子眼中的自己 」兒童自畫像特展,目前正在四季藝術幼兒園仁美校區旁的「四季走走」咖啡館藝廊展出。
孩子們的創作讓人驚喜、驚艷:有人把眼睛做成寶石的樣子,有的將捲捲的線做成捲髮。在四季的學習歷程中,環繞著各種主題,孩子的自畫像創作裡,也結合了他們過去的學習足跡和興趣:有的孩子對「小生物」主題裡的毛毛蟲、蝴蝶特別有興趣,也在自畫像裡;有喜歡橘子汁的孩子,自畫像裡的自己手上拿著夾子、小鍋鏟,可以取用橘子。
本次展場總策劃是已在四季任教19年的藝術組長姚智凱。姚智凱說,自己剛來四季教學時,就會帶著大班畢業生創作自畫像,剛開始是畫出「平面」的自畫像,這二十年來,四季因為有不同背景藝術教學人才加入,老師們也一起共備課程,因此藝術課程裡,各種媒材都會融入創作,而每個校區的藝術教室,素材也都非常齊備,四季的孩子們對於運用畫筆、黏土、毛線、毛根、卡典西德透明片等不同素材,都不陌生,也才能在大班畢業時,就能夠做出如此豐富動人的自畫像立體創作。
孩子開心與自己的自畫像作品合照。四季藝術提供
以往,每個校區畢業班孩子的自畫像作品都是在自己的校區展出。位於台中第十四期重劃區的仁美校區2023年啟用,是目前六所校區中佔地最大的校區,更附設有「四季走走」(Seasoning)咖啡廳及藝術空間,今年是第一年,四季運用位於四季走走咖啡廳B1的專業藝術空間,輪流展覽今年共六個校區幼兒園畢業生的自畫像作品。
每個校區的畢業生約有120~140位,如何讓這麼多的作品能在專業的展覽場地呈現,又能讓大小觀展者,可以深入瞭解四季在實施「自畫像」時的教學理念?姚智凱靈機一動,將原本各個校區、各有特色,教孩子認識自己、朋友的教學教具,搬來展覽場地,例如,可以坐著看到對方或自己臉孔、在玻璃上描繪五官的小桌椅、可以隨意變化五官的大巨臉、讓孩子用透明片隨意組合五官、動態投影在牆上的投影機等,在現場都成了絕佳的「自畫像」互動裝置,讓每個來觀展的孩子都玩得不亦樂乎。
巨型互動臉孔原本是校區的教學裝置,成為絕佳的互動設施。四季藝術提供
孩子可以拼出獨一無二的臉,透過投影,也能立刻能在牆上看得見創作成果。四季藝術提供
在展場中央,還有一棵大大的「夢想許願樹」,讓來參觀的每個孩子、大人,都可以把自己的夢想寫在紙卡上,夾上夢想樹。姚智凱說,這個年紀的孩子,常被問「以後想做什麼事」,在製作自畫像歷程中,他們回顧了自己在四季的探索與興趣,夢想樹讓他們可以把對未來的想像展現出來。
夢想樹上,希望每個願望都成真。四季藝術提供
在展場中,每個孩子的自畫像作品,都被慎重的對待:作品旁邊一定都有一塊小白牌,書寫創作孩子的姓名、他對自畫像作品的介紹等。姚智凱表示,四季的孩子也常會去美術館、博物館參觀,這次的展覽也比照專業的展覽,作品旁邊都放置這樣的說明牌,也讓爸媽可以帶著孩子一起理解和欣賞作品。
展場融入永續理念,將仁美校區使用剩下的隔音玻璃材料,用來製作展場互動裝置。四季藝術提供
姚智凱觀察,在創作過程中,孩子們學會欣賞、觀摩他人的作品,覺得「同學好厲害」。最後的創作成果,能在專業的展覽場地,也讓孩子有很大的成就感、自信心。
這次的兒童自畫像展覽,已接近尾聲,公開展覽到9/1止,9/5以前可以團體預約參展。由於展覽迴響很大,自畫像作品一向都是四季畢業生絕佳的紀念與回憶,不乏有已經畢業二十年的校友,還保有當年的作品。
四季藝術兒童教育機構品牌策略部行銷企劃主任趙姿雅說,目前也正在構想,向畢業校友募集當年的「自畫像」作品來展覽,作品還留存、有意願參展的四季校友,也歡迎和校方聯絡,希望今年十月以後能安排展覽。
這次的兒童自畫像展覽,不僅是一場視覺盛宴,更是一次對孩子們天賦和創造力的肯定。透過這些充滿活力的作品,我們看到孩子都是獨特的藝術家,他們對世界有無限好奇和可能。
【展覽資訊】
「120公分的世界:孩子眼中的自己」兒童自畫像展覽
地點:四季走走咖啡館藝術空間
地址:臺中市崇德十八路28號B1
公開展期:即起至9/1止 10:00~15:30
購票資訊:https://seasonarts.net/PGIHv/0719fb
註:藝術空間每週一、二休息,9/4、9/5可團體預約觀展
(責任編輯:林胤斈)
[台灣新聞雲] 記者 吳允顥/台南報導
內容:
年度文創盛事「臺灣文化創意博覽會」今年於8月26日(一)至9月1日(日),在大臺南會展中心盛大展出。由臺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獨創在地原民品牌「Tabe札哈木樂原」, 6家文創品牌分別為「伊屯好物」、「陶晚晚」、「原味台南文創坊」、「Nay工藝坊」、「qatjatjipi阿加吉比工作室」、「雄哥文創工作室」參展,充分體現原民文化風格的獨特新穎性。
原民會主委白惠蘭Salau Kaljimuran表示,本次帶領「Tabe札哈木樂原」參展,除能體現臺南文化的軟實力及提升品牌能見度外,亦能強化族人的競爭優勢,躍上國際舞台。原民會將持續推動本市族人產業經營及行銷通路平台,致力提升族人經濟水平及生活福祉。歡迎大家利用這星期週休假日,也是最後的2天展期,呼朋引伴、闔家蒞臨至大臺南會展中心共襄盛舉,至展場中的E12「Tabe札哈木樂原」攤位來體驗熱情洋溢、在地原味並結合傳統與創新的原民文化創意商品魅力。
由臺南市政府原民會委託嘉南藥理大學輔導參展的6家文創品牌,各項商品都有其獨特性及品牌設計師風格。本次參展主要品項分別有「伊屯好物」-過山香淨蚊噴霧,此商品運用臺灣恆春半島原生種植物過山香研發,是今年極具潛力的新品;「陶晚晚」主打融入西拉雅族文化創意且具故事性的陶杯、杯墊,包含鳥占師、字謎、粉紅怪故事等相關週邊商品;「原味台南文創坊」擅於六股編織,結合琉璃珠、軟陶製作手鍊、耳環等飾品;「Nay工藝坊」結合臺灣原住民族各式圖騰創作系列包款,展現繽紛臺灣原民意象;「qatjatjipi阿加吉比工作室」以傳統布織物為主,展出植物草木染線球、抱枕、服飾等織品;「雄哥文創工作室」則以木雕、皮雕工藝品為主,有貓頭鷹木雕筆筒、傳統皮雕斜背包及分食刀等。除展現品牌負責人精湛之雕刻技藝外,更能展現原住民族傳統工藝文化以文創商品呈現給大眾。
【活動時間】
8/31(六)10:00~20:00開放專業人士/一般民眾入場(開放現場零售)
9/1(日)10:00~17:00開放專業人士/一般民眾入場(開放現場零售)
【活動地點】大臺南會展中心(臺南市歸仁區歸仁十二路3號)
台灣文博會可愛小物這樣買!橘子集團的「創作者神隊友」今年以全新形象「文創股長」亮相,並於2024臺灣文博會首次登場。這次「文創股長」不僅帶來全新吉祥物,還攜手16個圖文IP品牌,共同展示多元創作魅力。活動期間,粉絲們可以在文博會看到包括「緩緩、黑白小姐、恐龍的房間」等人氣IP,並有機會搶購多款限量聯名商品,讓粉絲們大大滿足。
內容:
2024-08-29 文字:編輯 張人尹 即時報導 圖片:文創股長
2024台灣文博會以「寶島百面pó tó pah bīn」為主題,展示台灣文化的多元風貌。本次文博會上,有許多受矚目的角色IP,包括潮流藝術風格的「緩緩」、注重環保議題的「黑白小姐」、多才多藝的「恐龍的房間」、強烈色彩的「起司貝爾」等。此外,搞笑詮釋台灣夜市文化的「耶式人生」以及首次亮相台灣的日本角色「可愛卡薯」,也為文博會增添了不少亮點。
在文博會期間,多款全新IP聯名商品也將在現場首次亮相,包括「緩緩」與日常穿搭品牌 Ordinary 聯名推出的服飾系列、「起司貝爾」與 holohlo 的聯名奶茶杯等。不僅讓粉絲們能購買到自己喜愛的角色商品,還享有文博會限定的預購優惠,讓大家搶先入手這些限量珍品。
此外,活動期間凡是追蹤「文創股長」及「耶式人生」的IG帳號,即可獲得文創股長圖鑑貼紙。消費滿600元還能得到文創股長壓克力夾,滿1200元則有機會獲得限量紙袋。這些獨家小禮不僅讓粉絲擁有專屬收藏,更能增加他們對圖文創作的感官體驗。
地點:大臺南會展中心
開放一般民眾入場時間:
8月30日(五)、31日(六) 10:00-20:00
9月1日(日) 10:00-17:00
近代印刷術最早可追溯至中國宋朝,而西方更將此技術發揚光大。走過千年歷史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,著眼當下所謂「綠色印刷」,講求的是與生態共存的美好未來。
內容:
插畫/@claire__illustration
把字印在紙張上,日常身邊放眼望去,無一不和印刷有關係,小至名片傳單,大至廣告看板等等,都和印刷脫不了關係。台灣的印刷業始於1930年代,在1946年後逐漸穩定成長,在六○年代受惠於紡織成衣產品大量外銷,印刷的需求也逐年成長。面對時代的變遷,也讓印刷業逐漸尋求轉型的契機,傳統印刷與數位印刷也因應不同需求,提供了自身的價值與產值。
為逐漸符合在 SDGs 中「永續的消費與生產模式」,在傳統印刷產業中,也興起了綠色印刷技術的革命(The Revolution of Green Printing Technology)。此應對的方式包含了環保墨水、低溫 UV 固化墨水以及環保紙張等。更進一步檢視環保墨水的成份,則是以植物油作為主要成份,相對於傳統石墨基墨水,減低對環境傷害。而水性墨,是以水為溶劑,減少有害有機溶劑使用。UV 固化墨水則是使用紫外光來固化,避免了傳統乾燥方式,產生揮發性有機化合物。環保紙張方面,再生紙減少森林資源消耗、FSC 認證紙張則是來自經認證及負責任的森林管理區域,無氯紙張是在製止過程中無使用氯氣,減少對水體的污染。
在節能設備方便,則比傳統機具有更高的效能比,不僅消耗的能源更少,也減少了浪費與碳排放。在廢物管理方面,數位直印減少了製版過程,而在印刷過程優化中,可以透過技術與設備的改進,減少錯誤和重印,兩者都直接減少了廢物的產生。除此之外,優化空調系統也是必須的,良好的空調系統可以避免因濕度與溫度變化導致的印刷問題,對空調系統進行定期維護和使用節能模式,都能節省大量能源。而環保講求的使用後的回收利用更是永續的重點,包含紙張、墨水、鋁版、塑料材料回收以及廢水處理等的妥善管理運用,都能讓印刷產業在講求綠色的發展中,成就自身的最大經濟價值。
2023年 Drupa 第八次全球印刷趨勢報告更指出,全球印刷業前景看好台灣印刷產業發展至今,已是相當成熟且專業領域,在國際上也具有十分的競爭力,擺脫夕陽產業定義,找到成為市場朝陽的獨特性,尋求跨領域結合其他技術。更重要的是,跟上國際趨勢,響應環保議題,用字「印」照出綠色雙贏的理想遠景。